益州的黄巾军大部分都是原来的益州军,黄忠、姜傲和牛二蛋率领的黄巾军在其中只占很小一部分。这也是赵弘不得不用益州诸将的原因所在,也是将张任请到长安做兵
部尚书的原因所在。
江陵,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,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曹操为了避免两线,乃至三线作战,才主动将江陵让给了孙权。虽然孙权知道这个地方的险要,也知道襄阳不在掌控之中,就算占据了江陵将时时受到襄阳的威胁——这也是曹操敢于将江陵主动让给孙权的原因,曹操什么时候想拿回
来,随时可以做到——但是如果江陵不在孙权的掌控之中,荆南四郡则全部在曹军的兵锋威逼之下。
就算江陵是块烫手的山芋,孙权也不得不将它牢牢的捏在手里。诸葛亮以孟达为成都太守、严颜为巴郡太守、张翼绵竹太守、张嶷为梓潼太守,他以黄忠、姜傲、牛二蛋、杨怀、刘璝、冷苞、高沛为将佐,领兵五万,攻克夷陵之后,
直扑江陵。诸葛亮为什么让孟达做成都太守,他就不怕孟达造反吗?诸葛亮还真不怕。首先法正在长安做中书令,这就让孟达觉得自己在朝廷里有依靠;其次,孟达在益州是十分孤立。首先他是益奸,是他将黄巾军引进益州的,益州的世家大族基本上前番已然被贾诩给扫荡干净了,剩余的世家大族要么在长安做官,要么妻儿在长安,谁会跟着他造黄巾军的反?其三,张任是益州军的一面旗帜,如今他在
长安做兵部尚书,高官得做,骏马得骑,并且黄巾军的政治属性和张任还十分的契合。没有军人的协助,他孟达怎么造反?
诸葛亮率领大军驻扎在江陵城下,整日里只是加固防御,操练兵马,并不对江陵城发动进攻,这不禁让鲁肃心生疑惑:这个诸葛亮到底要做什么?鲁肃怎么可能料得到,诸葛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攻克江陵,只是为了牵制他而已。当然,诸葛亮为了让鲁肃确信自己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攻克江陵,他还命人在夷陵打造
战船,打造战船的木屑顺江而下,铺满了江面。
这样一来,鲁肃就越发的不敢轻举妄动了。
第二天早上,吕布率领前军,司马懿统领中军,颜良断后,率领着十万大军,沿着大路,向晋阳迤逦而去。对于黄巾贼寇的伏击,吕布、司马懿和颜良是有心里准备,另外吕布有保存实力之心,更兼他也希望黄巾贼寇能够多消耗一些晋阳守军的势力,便于他吕布直接接管晋阳
,所以他行进的速度十分的缓慢,每日前进不到二十里。
这次伏击刘备的援军赵弘亲自出马,他不是不信任吕蒙的用兵韬略,而是忧虑如果吕蒙驾驭不住这般老将,如果有一人不服从号令,坏了一锅汤,那就大事不妙了。为了这一次的伏击战,赵弘将张存民和于氐根都调到军前让来了,让他们各显神通的去侦查刘备军的动向,在晋阳和邺城之间,遍布装束成寻常百姓模样的细作,随时回
报刘备军动静。当赵弘细作探得刘备军中没有张飞旗帜的时候,赵弘陷入了沉思:“这不科学啊,有吕布,有司马懿,甚至有败将颜良,怎么就没有张飞呢?”但是,无论有没有张飞,这
一仗,黄巾军势在必打。
吕蒙提醒赵弘道:“大王,官军行进的速度极慢,小心有诈。”赵弘道:“子明,你放心,我心里有数的。”赵弘下厨了第一步棋——一路之上不准许任何人马拦截官军,放任官军北进;五日后,赵弘出手了第二步棋——两万包围晋阳的步兵悄然撤离;另外,有两万轻骑兵也提前两个时辰撤离;两步棋出手以后紧接着第三步棋——由张辽率领两万黄巾死骑绕过刘备军的主力,埋伏在刘备军和壶口山地
之间的地势略微平缓的山地之中。
徐庶是个善于用兵之人,他很快发现围城的黄巾贼寇日渐减少,一股不详的预兆在他的脑中渐渐升起,他立刻派人悄悄出城,将城下的黄巾贼寇的消息通报给了吕布。
紧接着,赵弘又下出了第四步棋,晋阳城下的黄巾军几乎全部撤走……
吕布接到徐庶派人送来的书信,给司马懿和颜良看了以后问道:“二位觉得黄巾贼寇真的冲着咱们来了吗?”
颜良是败军之将,在吕布这里苟且偷生,就算是有话也不会首先说。
司马懿道:“奉先将军,黄巾贼寇的目标是我军还用得着他徐庶来说,我军行军这样的缓慢不就是为了防着黄巾贼寇的伏击吗?”
吕布问道:“仲达先生,你以为如何啊?”
司马懿沉吟了半晌道:“奉先将军,此时此刻正是夺取晋阳的好机会。”
吕布一愣,道:“对对对!既然黄巾贼寇走了,我此番正好攻取晋阳!”
“不是攻取,而是以保卫晋阳的名号,夺取晋阳。”司马懿纠正道:“将军此番带去的人马不可太多,多了容易引得徐庶的猜忌。”
吕布问道:“要是黄巾贼寇在半路有埋伏呢?”司马懿道:“所以将军此番去夺取晋阳,人不能多,最多也就十来个人,更不能打出将军的旗号,如果黄巾贼寇真有埋伏,那是为对付将军的大军准备的,决然不肯为了将
军等十几个人暴露行踪。”
吕布倏地站起身来,眼中透着凛凛杀气,道:“好,就依仲达先生之意!”司马懿道:“事不宜迟,将军最好现在就动身,迟则生变。”因为颜良在旁,司马懿口中的“变”虽然没有直说,吕布却知道司马懿所说的这个“变”是什么,一旦张飞随后领
兵前来,再想夺取晋阳,就没有机会了。
吕布当下挑选了十余名自己的贴身亲兵,骑着赤兔马,提着方天画戟,离了大军,连夜向晋阳而去。司马懿看着吕布远去的背影,冷冷的一笑。